近日,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組織(GOLD)發(fā)表了2022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全球策略(GOLD 2022),為全球醫(yī)生提供了慢阻肺的最新診療方案。在新發(fā)布的報告中,對10個主題討論了新的證據和/或提出了新的建議,其中對“急性加重入院后康復時機的影響”主題,GOLD 2022指南指出:慢阻肺患者應在住院期間或出院后4周內開始進行肺康復治療。

什么是“肺康復”?
肺康復被定義為“基于對患者的全面評估,為患者量身定做的綜合干預治療方案,包括但不僅限于運動訓練、健康教育、營養(yǎng)支持和心理干預等,目標是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身體和心理狀況,并且長期堅持改善健康行為。”
肺康復對COPD患者的好處是相當大的!
表格內容顯示:
·肺康復可改善穩(wěn)定型患者的呼吸困難、健康狀況和運動耐量(證據A)。
·肺康復減少了近期有病情加重的患者的住院率(≤入院后4周)(證據B)。
·肺康復可減輕焦慮和抑郁的癥狀(證據A)。
肺康復已被證明是改善呼吸短促、健康狀況和運動耐受性的最有效的治療策略,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療策略之一。
肺康復適用于大多數COPD患者。在所有級別的COPD嚴重程度中,都已證實改善了功能運動能力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盡管在中重度疾病患者中,證據尤其有力。
一項包括13項RCT的系統(tǒng)評價報告稱,住院期間或出院4周內開始肺康復治療的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次數降低。對死亡率的長期影響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和運動能力的改善似乎可以維持至少12個月。
既然肺康復是有效的慢阻肺管理策略,與藥物治療相比,具有顯著的成本-效益優(yōu)勢,那為何在實際開展中并沒有得到顯著效果呢?
其主要原因在于,醫(yī)護人員重視程度不夠,患者認知不足,患者參與依從性差,實施率低(缺乏人才、缺乏宣傳教育、缺少相關設備等)。
所以提高醫(yī)護人員和患者的認知,加強康復宣教是開展慢阻肺患者肺康復的第一步,如何找到使患者提高依從性的方式和配備相關的設備是第二步。
鹽氣溶膠療法是肺康復的新手段,西納舒巖鹽氣溶膠治療儀是肺康復可嘗試設備。
多臨床研究顯示,鹽氣溶膠療法作為非藥物的補充治療方式,為肺康復提供了新手段、新技術,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防治起到了有效作用。它能夠幫助慢阻肺患者降低氣道炎癥,增強粘液纖毛擺動活力,促進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從而減輕臨床癥狀,減少藥物用量,減少入院次數,降低急性發(fā)病率,提高生命質量等。
可及性高:無論是在公立醫(yī)院、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康養(yǎng)機構,還是居家康復中,鹽氣溶膠療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參與積極性和依從性,降低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節(jié)省社會資源。
有助于早期干預:研究顯示,中度慢阻肺患者的康復效果明顯優(yōu)于重度患者。所以,盡早進行呼吸康復可以提高呼吸康復效果,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
國際知名醫(yī)學期刊《柳葉刀》雜志在最新的全球康復需求報告中指出,應將康復整合到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從而提高其可及性,以惠及更為廣大的患者。
我國具有龐大的慢阻肺患者群體,現(xiàn)有慢阻肺患者約1億,更需要低成本、高效益的慢阻肺管理方式。所以,肺康復作為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手段,更應該在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進行廣泛的推廣及應用。此次發(fā)布的GOLD 2022更明確指出,慢阻肺患者應在住院期間或出院后4周內開始進行肺康復治療。
? ? 鹽氣溶膠療法為慢阻肺患者出院后的居家康復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技術,在家也能通過自然呼吸的方式,輔助藥物治療,顯著改善免疫狀況和肺功能,減少住院次數。